天山時評丨城市要隨“新”而舞、因“綠”而動
2023-04-19 08:27:15 來源: 天山網-新疆日報原創
代 立
城市變得更美好,不僅要織紅播綠,還要讓高樓大廈、公共設施、交通工具等擁有綠色機能。據天山網-新疆日報報道,哈密在推進城市更新行動中,不僅著力于老舊小區改造,更在污水處理、報廢汽車等綠色循環利用上發力,以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城市綠色基因,改造城市功能,讓城市“生命體”更低碳、更健康、更美好。
一個城市,零件舊了,該修就要修,該補就要補,該更新就要更新。讓一個城市更年輕、更具魅力,更宜居宜業,絕非是大拆大建,這種“整容”給城市帶來的是面目全非,傷筋動骨,風韻盡失。而要以建設宜居、綠色、韌性、智慧、人文城市為目標,注重城市內涵,打造綠色基因,以城市空間綠色改造為抓手,不斷促進人居環境的改善和城市活力的提升。
綠色產業是城市更新的內在動力。城市更新的主要內容是對產業空間、公共空間、居住空間的更新,產業更新始終是最本質的更新。就拿鄯善縣來說,促進新興綠色產業做大做強,對城市發展至關重要。當地打造占地萬余畝的“煤電硅”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,歷經數年發展,工業硅和有機硅產能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,鄯善因此成了名副其實的“世界硅都”。產業的綠色發展水平,直接影響城市綠色品質。只有讓更多綠色產業注入到城市發展中,才能促進城市整體轉型和煥發新的生機。
綠色技術是城市更新的關鍵支撐。城市更新,綠色科技可大展身手。如果把綠色技術運用于每個環節,比如采用綠色水泥、墻體、節能玻璃等綠色建材,就能讓綠色建筑具備消磁、消聲、調光、調溫、隔熱、防火的優點,城市就會更安全、更出彩,更有魅力。最近,全國首個城市更新碳中和酒店落地上海,大樓從里到外,處處呈現綠色科技的神奇,還能流暢地“綠色呼吸”,據測算,酒店每年可減少標準煤消耗100噸,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76噸,也相當于種植了7500平方米森林??梢?,只有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推廣,才能不斷促進城市更新與智慧、綠色和健康技術的融合,讓城市不再定格為鋼筋水泥的叢林,而是靠綠色科技和人文精神賦予城市新的靈魂。
綠色管理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路徑。城市重“面子”更要重“里子”,對城市“里子”的有效更新,才更能體現出城市治理的高水平。就拿烏魯木齊市打造海綿城市來說,無論是源頭把控,打造“會呼吸”的海綿型建筑小區,與自然景觀融合,建設美麗舒適海綿型道路,還是“滲滯結合”建設美麗生態海綿型公園,都需要在城市建設中,保持精細化品質化追求,加強綠色管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,讓城市的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相得益彰。
城市更新是漸進式有機更新,從一條路、一棟樓、一個小區開始,由點及面,由表及里,不斷加大綠色技術牽引、綠色產業賦能、綠色管理推動,讓城市既擁有美麗的顏值,又擁有強勁的脈動,以及健康的體魄和深厚的底蘊,真正成為以人為本的綠色宜居環境。